
2025年9月26日上午,一名绵阳籍在京务工农民工怀着焦急的心情,通过绵阳市信访驻京工作组,辗转联系到律师服务团与省总工会驻北京法律工作站,迫切寻求法律支持。接到需求后,律师服务团与工作站迅速响应,第一时间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开展线下对接,不仅细致为农民工梳理建设工程纠纷案件脉络,更精准指明后续依法维权方向,以专业法律服务为农民工群体吃下 “定心丸”。
据了解,该农民工所涉案件为建设工程施工纠纷,案件关联主体涉及北京雍和宫管理处、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、北京远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、南通启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、北京中建华通建设发展公司五方,关系复杂且牵涉利益广泛。
回溯案件进程,2023年5月29日,咨询人(作为60 余名川籍在京务工农民工的代表)就涉案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,将上述五家单位列为被告,明确主张工程相关款项权益,为群体讨要7个多月的劳动报酬。经法院审理,判决结果已清晰划分支付义务与连带责任:其一,判令南通启益公司、中建华通公司向农民工代表王卫国、顾峰舟支付款项 2625644.41 元,雍和宫管理处、远东公司对该笔款项承担连带责任;其二,判令南通启益公司、中建华通公司另行支付款项 2971689.05 元,北京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、远东公司对该笔款项承担连带责任,上述金额合计近560万元。
然而,截至 2025年9月咨询日,因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认定生效判决“责任划分不明确”的执行障碍,案涉款项始终未能实际清偿,仍有530万元未能执行。这笔款项直接关乎60余名农民工的家庭生计——咨询人作为农民工带头人,自身家庭负担尤为沉重,母亲身患癌症需长期照料,他已居家陪护两年,收入仅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,经济拮据;家中两名子女正就读大学,教育开支压力雪上加霜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咨询人父亲曾是朝鲜战争时期的抗美援朝老兵,曾担任李德生同志警卫,家庭有着光荣的革命背景,当前合法权益受损的情况更需得到重视。
此前,咨询人曾多次通过信访方式举报诉求,他自己说通过各级信访机关信访了100多次,但信访渠道未能突破司法执行的核心障碍,问题始终未能解决。面对农民工的焦虑与困境,律师服务团与工作站意识到,必须以专业法律介入,引导其从“信访求助”转向“依法维权”,才能真正推动问题化解。
律师服务团与工作站的专业律师在全面掌握案件细节后,首先向咨询人清晰释明法律边界与信访维权逻辑:一方面,明确本案当前处于法院执行程序中,核心解决路径是由律师对接执行局,协助搜集并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,推动法院依法执行被执行人财产;另一方面,向其耐心解释,行政机关无法干预司法程序,此前多次信访虽体现诉求迫切性,但无法直接推动执行进展,唯有依托法律程序、聚焦执行环节,才能切实打破僵局。
针对咨询人担忧的 “若后续执行终本该如何处理” 的问题,律师也给出明确指引:后续是否需要启动申请被执行人破产清算等下一步程序,需由律师与咨询人共同与执行法官深入沟通,根据案件实际进展制定针对性方案,确保每一步维权行动都有法律依据、符合法定程序。
同时,律师服务团与工作站明确表示,将持续为该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支持:会全程跟进执行进展,及时敦促建议咨询人的委托律师与法院对接沟通,让农民工清晰掌握执行进程,并提供下一步执行终本后的法律建议。
此次服务不仅是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,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、依法依规解决纠纷”的工作理念,彰显了律师服务团与省总工会驻北京法律工作站在化解信访矛盾、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专业价值与责任担当,切实为农民工群体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筑牢法律屏障。